本文转自:贵州教育报
从29人到825人
贵阳这所小学把马术“玩成”全员参与的盛会

| 地杆个人赛上的小选手。 |
| 小马接力赛。 |
本报记者 刘钰银 特约通讯员 吕雪 韩伟
10月22日,贵阳国际马术运动中心座无虚席。贵阳市南明区建华实验小学 (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共建校)825名学子、19个班级全员集结,一场属于少年的马术盛会在此拉开帷幕。
看台上,学子们按班级整齐就座,通道旁满是踮脚观赛的身影;赛道边,欢呼声、加油声裹着马蹄声回荡半空,将“热闹”与“感动”深深刻进每个成长瞬间。
时间拉回2022年9月,彼时仅有1个班29名学子初探马术;如今,在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与南明区教育局的携手搭建下,全国首个“社区+马术中心”复合型模式落地,19个班的孩子们步行就能抵达训练场地,无需奔波。社区居民路过时纷纷驻足感叹:“这么多孩子一起玩马术,真有活力!”
“各就各位——跑!”随着裁判一声令下,“小马接力冲冲冲”环节瞬间点燃全场。19个班,每班40名学子攥着彩色小假马玩偶,在赛道上来回接力。
有人迈着小短腿往前冲,脸蛋涨得通红,看台上前排的同学立刻挥着手牌喊“加油! 别着急”;有人接过玩偶后全力加速,同班同学扒着看台栏杆大喊“跑快一点! 超过隔壁班”,连邻座班级的孩子都跟着帮腔;还有班级默契十足,交接时一个眼神就完成配合,赛道旁的人群里爆发出一波又一波欢呼。
“听我指挥! 你找汗垫,他找羊毛垫,找到后立刻来备马区!”“小马装备寻宝赛”现场,人潮围着各个小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建华实验小学拥有专属的小学马术队,队员们从一年级便开始系统学习马术课程,部分成员已升入三年级。此次活动中,他们全员化身为“备鞍队长”,身着笔挺的骑士服、佩戴着象征身份的专属袖标,蹲下身给同班同学细致讲解:“汗垫要贴紧马背,别放反了”“肚带要慢慢系,别勒到小马”。

现场,“备鞍队长”们或手把手教同学辨认装备、指导铺垫技巧,或提醒同伴“小心脚下装备”“别漏放汗垫”,低年级孩子也踮脚递工具;大家分工明确、配合紧密,既落实了“爱护马匹、团结互助”的精神,也诠释了“精益求精”的态度。
“小骑士精准控马赛”环节,全场目光都聚焦在赛道上:有人在教练陪伴下,握紧缰绳让马匹平稳过杆,哪怕紧张得手心出汗,也坚持完成全程,看台上立刻响起整齐的掌声;有人独立控马,避开障碍时,人群里有人小声喊“好样的!稳住”;还有人节奏把控娴熟,过最后一根地杆时,全场的欢呼声差点盖过马蹄声。
颁奖仪式落幕时,天色已暗,马术中心的人群渐渐散去。不少家长早已收拾好背包、牵起孩子的手,准备踏上回家的路。就在这时,参加“小骑士精准控马赛”的孩子们突然停下脚步,攥紧了手中那份特殊奖品——一根新鲜的胡萝卜,仰着小脸对家长说:“等等,我要先把这个喂给陪我比赛的小马!”这根小小的胡萝 卜,不仅是对马匹的感谢,更藏着孩子们“爱护生命、懂得感恩”的心。
Copyright 2024 华体会 (hth)·官方网站-登录入口 All Rights by 华体会